臺灣有多樣的濕地環境類型,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帶領具有冒險精神的濕地小偵探們,走進心濕地保育區,透過證據蒐集、資料歸納,以及動手操作淨化實驗,認識濕地的功能與價值。
方案對象與年齡層:
國小學生,5-6年級
教學目標:
- 認識全臺不同的濕地類型
- 認識濕地生態系在自然環境中的角色
- 實際觀察關渡濕地在保濕及濾淨上的功能
- 使學員願意承諾,身體力行守護濕地的意願
活動內容:
- 濕地證據卡(濕地的定義、類型與功能)
- 濕地小實驗(保水、蓄水與過濾)
- 濕地小偵探(實地踏查)
環境教育分項目標:
- 覺知
- 知識
- 環境倫理
九年一貫課程領域:
- 健康與體育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綜合活動
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1-2-2】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4-1-1】能以清楚的言語和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
自然與生活科技能力指標:
【1-3-1-2】察覺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2-3-2-2】觀察動物形態與運動方式,其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行為,以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生態。
【3-3-0-3】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情並獲得證實。
【3-3-0-5】察覺到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但也可能受到未能控制的條件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5-3-1-2】知道經由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創造思考。
教育活動策略:
- 遊戲
- 運用感官
- 實體演繹
- 鄰近地點的戶外觀察
- 詩的欣賞、寫作
對應之核心素養項目與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 素養面向 |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
課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自-E-A1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自-E-A2 綜-E-A2 |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自-E-A3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自-E-B1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自-E-B3 綜-E-B3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自-E-C1 綜-E-C1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自-E-C2 |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自-E-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