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4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微觀」 開幕嘉年華花絮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邁入第九年,今年以「微觀」為題,邀請來自加拿大、法國、紐西蘭、菲律賓以及台灣等五位藝術家,分別於關渡自然公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現地進行十五個工作天的創作。藝術家各自打造了獨具一格的作品,在既有環境中創造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感體驗。

開幕當天風和日麗,初秋宜人的天氣吸引了相當多民眾攜家帶眷造訪美麗的關渡自然公園。熱鬧的開幕儀式之後,藝術家帶領著貴賓依序欣賞作品。加拿大藝術家Tom McKinnon的作品《背景裡的布基烏基》相當吸睛,大膽活潑的雕像描繪生命之網中微小卻又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紐西蘭藝術家Donald Buglass以大量的樹枝組合成一大一小的球體《太陽即種子》,象徵著自然界中的一致性與主宰各種生命的宇宙力量。法國藝術家Thierry Godet收集各式綠肥材料堆疊出一座可鑽入其中的《堆肥小屋》,邀請民眾在小屋內部想像自己是微生物,感受堆肥的氣味與溫度。菲律賓藝術家Roger Tibon在北藝大以竹子為材,創作出放大尺度的《提琴頭般的嫩蕨葉》,完美的黃金比例讓人驚豔。台灣藝術家李蕢至在芝山綠園創作出五座漂浮島嶼漫談土地情懷,除了暗示台北盆地歷史,也藉由打造微棲地來呼應芝山岩保護該地植物基因的重要。


(左)加拿大藝術家Tom McKinnon作品    (右)Tom向貴賓講解作品
(左)紐西蘭藝術家Donald在作品前擺出逗趣的Pose   (右)法國藝術家作品歡迎民眾鑽進去體驗


(左)貴賓與菲律賓藝術家Roger在北藝大的作品合照   (右)台灣藝術家李蕢至介紹他在芝山的作品

藝術家為了開幕活動,還精心設計自然藝術DIY活動與民眾同樂。Thierry帶領民眾以鹹草編織手環,Donald收集種子樹葉組裝成各式昆蟲,Tom邀請民眾在樹片或種子上繪出想像中的自然精靈,Roger教大家如何利用麻繩裝飾竹筒,蕢至則事先製作好迷你島嶼基座,讓民眾打造屬於自己的漂浮島嶼。有趣的是,現場發現許多民眾將不同藝術家的DIY作品用自己的創意進行組合,呈現出的作品充滿豐富驚喜。


(左)加拿大藝術家DIY攤位,民眾可製作獨一無二的項鍊
(右)民眾發揮創意將台灣藝術家DIY作品的迷你島嶼蓋成了一座小屋


(左)法國藝術家教導民眾如何用草編手環  (右)菲律賓藝術家的DIY是用麻繩裝飾竹筒
紐西蘭藝術家DIY攤位人潮絡繹不絕

 

配合今年主題,環境教育部的夥伴特別運用五感元素,設計出獨特好玩的闖關遊戲。「威廉(wet land)的畫布」邀請民眾用眼細心撿選海岸林區自然素材,拼出一幅幅精彩的作品;「諾斯(nose)實驗室」放大嗅覺體驗,將葉片研磨後嗅聞特殊氣味,尋找專屬植物的氣味記憶;「濕地難高音」請民眾閉上眼睛,專心聆聽蛙蛙合奏曲,判斷蛙類的數量與種類;「艾咪摩爾」將具有特殊質感的自然物放置箱中,透過手部觸覺體驗不同質感;而「舌尖上的萊斯 (rice)」更讓民眾有機會細細品嘗最純粹原味的帶殼爆米花,並且認識水生植物。


生態闖關五感吉祥物

(左)舌尖上的萊斯可品嘗原味的爆米香   (右)艾咪摩爾     
威廉的畫布邀請民眾用自然物件作畫

諾斯實驗室

(左)濕地難高音邀請民眾辨識蛙鳴   (右)濕地音樂會為嘉年華劃下美好句點
藝術家與石牌愛樂團員合照

 

嘉年華當日共吸引了近四千人次造訪關渡自然公園,現場除了有各式小農攤位,傍晚時分還邀請了石牌愛樂、芝山國小天空4.5度樂團帶來悠揚樂音,為活動劃下完美句點。而2014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精彩作品將會持續展出至12/31,每件作品將隨著時間,在大自然的巧手下展現不同樣貌,誠摯歡迎您一探究竟。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