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冬日關渡 猛禽翱翔天際

環境部/周品秀
入冬後,從自然中心的二樓可清楚地看見保育核心區內的水池內有許多正忙著覓食的水鳥,目前固定出現的有尖尾鴨、琵嘴鴨、小水鴨、綠頭鴨、花嘴鴨等。偶爾會花點時間數數量。看的正入神時,忽然間,所有的雁鴨就飛上天空,而一個黑影悄悄地飛入視線內,原來是猛禽破壞了原本一片寧靜。這幾個月公園內猛禽都非常的活躍,一天下來很容易就可看到3、4種,運氣好的時後可看到7、8種!這段時間較常見的猛禽為: 鳳頭蒼鷹、大冠鷲、魚鷹、黑鳶、黑翅鳶等,還有非常活躍的遊隼與花澤鵟。

自然中心周邊最常見的猛禽就是被訂為台灣第二容易見到的留鳥猛禽: 鳳頭蒼鷹。鳳頭蒼鷹個性不畏人,常出現在接近人類開發或活動的樹林中,因此不時可在自然中心週邊觀察到牠出沒。相較之下,樣貌相似但體型較小的松雀鷹,卻因畏人,活動地點則是較偏好人較少的心濕地。

同樣是留鳥的大冠鷲在山區很容易看到,也會不定期從山區飛到公園內。大冠鷲在公園內通常不會逗留太久,每次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時只有幾聲悠揚的 “揮-揮-揮-輝衣~輝衣~”就不見蹤影。多次在公園內目睹其它鳥類驅趕大冠鷲,最常見的應該是大卷尾,但有時連嬌小的黃鶺鴒都會追著大冠鷲跑呢!

公園內的常客還有黑鳶與魚鷹,兩者都會固定飛來公園內捕魚,有時一天可看到好幾次捕魚的畫面。多次看魚鷹飛的好吃力,原來是腳上抓了一條大魚!

下去心濕走走時會有機會看到黑翅鳶,運氣好可看到兩隻同時出現。公園內自100年後幾乎每年冬天都會有黑翅鳶的蹤影,而今年也曾觀察到黑翅鳶嘗試在公園內繁殖,但當時連續幾天的大雨後就見親鳥棄巢,希望未來還有機會看見牠們在公園內繁延後代。

遊隼則是自從9月後就固定會飛入公園內,速度快速的牠並不容易觀察,但幸運的是遊隼偏好停棲在2號池與10號池之間的枯木上,這時可趁機好好的多看幾眼。

自從10月份穿越線後,花澤鵟的出席頻率還相當穩定,通常一早就可看見花澤鵟從水田區慢慢飛到淡1,繞巡幾次後又飛返水田區。偶爾會看見花澤鵟降落在2號池與10號池之間的草叢裡,低著頭彷彿是在進食,但被草檔視線也無法確認。由於花澤鵟與遊隼的活動範圍相當相似,因此當兩者同時出現時就有機會目睹牠們打鬥的狀況。11/19就曾目睹當花澤鵟降落在2號池與10號池之間的草叢中,忽然間原停棲在枯木上的遊隼快速的向花澤鵟沖過去,兩者並在保育核心區內展開你追我趕,也搞的水鳥滿天飛。最後,一群人還未看出勝負時,兩位主角就先飛離公園內,而雁鴨們也不知何返回水池中覓食與休息,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這幾個月猛禽出現的頻率相當穩定,下次來到公園內時,看到濕地裡的鳥瞬間飛起時,不妨仔細找找引起騷動的罪魁禍首吧!

圖1: 午餐有著落的魚鷹 (林章信攝)


圖2: 忙碌的黑翅鳶 (周品秀攝)


圖3: 下次來公園內看看遊隼是否還在樹上 (周品秀攝)


圖4: 再次造成一陣騷動的花澤鵟 (蔣沛志攝)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