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9年11月

11月份兩次穿越線都有些有趣的收穫,主要是看到因為工程改變了環境,然後反映在水鳥對於環境上的利用。

這幾年除了一年一度的棲地工程,另外也搭配著水門引水的作業及水田的管理模式(透過曳引機翻耕池灘)。每年的棲地工程將保育核心區池灘內淤積清除,又將擋住視線的高莖草移除。而透過水田的管理模式,今年曳引機在8月及10月將池灘內的高莖草翻耕,讓養分可以回歸土壤,更讓池灘回復到開闊的狀態。每個月定期的開啟水門引入半鹹淡水,讓增加水體營養鹽的交換,也因為鹽分的關係,池灘內的蘆葦及巴拉草生長的速度變緩,生長的密度及高度都受到影響,可讓池灘內的植被樣貌維持相較稀疏及低矮的狀況,形成適合水鳥利用又有利於觀察的樣貌。水門開啟時形成短暫生物通道,讓底棲生物及魚蝦有機會進到堤內,增加園區內整體生物多樣性以及水鳥的食物。綜合管理之下,棲地的樣貌似乎慢慢達到水鳥所喜歡及需要的樣子。

11/11 目光本被在淡1的小辮鴴所吸引,仔細一看小島上還有不少金斑鴴和兩隻躲躲藏藏的鐵嘴鴴。往年的紀錄金斑鴴出現的時間點都大是秋過境,而且通常只會出現在棲地工程剛結束時,因為那時有適合金斑鴴的裸露地。當草長長後,適合金斑鴴的棲地消失後,牠們就會前往其它的地方。在蘆洲做調查時就有機會在入冬後還看到金斑鴴,因為那裏在退潮時還保留著大片的灘地。現今透過曳引機翻耕,小島上的草依然稀疏,加上引入半鹹淡水抑制高莖植被的生長,因此可維持較久的開闊水域環境,這樣的環境就有機會吸引金斑鴴前來停留。

11/23 穿越線當天首次記錄到大量的黑腹濱鷸,403隻。以前常聽前輩們提起,早期公園內和關渡自然保留區都可看到成千上萬的黑腹濱鷸成群在空中飛行,這種景象目前在蘆洲和五股還是有機會看到,但公園內由於陸域化,加上水質漸漸淡化,已經幾乎看不到黑腹濱鷸了。所以那天早上,看著那群黑腹濱鷸在10號池休息,內心中十分感動。隔日(11/24)也有看到兩群黑腹濱鷸,總數349隻,一部分在3叉西池覓食,另外一群則在10號池休息。或許就是整體環境上的改變,讓更多鷸鴴科會選擇在漲潮時飛進公園內休息,未來還會持續觀察是否這樣的狀況會變成常態。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