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極稀有迷鳥「彩鹮」首次北臺灣紀錄 現身關渡自然公園

2014年6月10日發佈
 
極稀有迷鳥「彩鹮」首次北臺灣紀錄 現身關渡自然公園
 
一隻臺灣極稀有的迷鳥「彩鹮」,以及罕見候鳥「紫鷺」,紛紛現身關渡自然公園的核心保育區,讓當日欣賞到鳥姿的遊客驚呼:賺到了!
 
彩䴉在臺灣是極稀有迷鳥,會在沼澤、河口、水稻田或濕地等淺水地帶覓食,曾經出現在臺灣中南部的濕地,這次在關渡自然公園出現是北臺灣的首次記錄。彩䴉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美洲。
 
紫鷺特殊的紫灰色羽毛與站姿立刻引人注目。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表示:紫鷺從西伯利亞南飛度冬,每年的秋冬之際到臺灣,隔年五月北返。紫鷺一般會出現於淺水、植物生長茂密的草澤濕地,因為生性隱密,加上停留臺灣的數量不多,因此觀察到時幾乎都只有一隻。
 
五、六月是春過境候鳥的尾聲,但連日的大雨,卻也帶來不少驚喜,分別有:東方白鸛、唐白鷺、黑面琵鷺等現蹤,都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或稱IUCN紅色名錄)的保育物種,也出現珍貴稀有的魚鷹、黑翅鳶、白琵鷺、水雉、大麻鷺等。
 
唐白鷺屬於易危物種,最大威脅來自棲息地的破壞,目前全球估計僅存2,600至3,400隻,且數量持續不斷減少。水雉三十年前全臺西部地區的埤塘濕地都可看見,因棲地開發而面臨生存危機,變得珍貴稀有。魚鷹雖然在全球各地的大型濕地都可見,近年來卻因為化學藥劑的濫用,導致蛋殼變薄不易孵化。許多生物由於環境破壞、濫捕盜獵、棲地縮小、數量稀少、水源污染等種種原因,導致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不穩定,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崩解。
 
自1980年代開始,台北鳥會等民間團體投入,持續推動關渡自然公園的保育工作,並對社會大眾宣揚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關渡自然公園成為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反映保育工作的成效,也說明了濕地環境保護的迫切性。臺北市政府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朝向一座生態永續的指標城市邁進。

圖一:臺灣極稀有的迷鳥「彩鹮」
 
圖二:「紫鷺」覓食
 

圖三:瀕危的「東方白鸛」
 

圖四:可愛的「黑面琵鷺」
 

圖五:珍貴稀有的「水雉」
 
 
 
回到網頁最上方